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病毒性疾病,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这是一种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的核糖核酸病毒。“基孔肯雅热”这个名字来源于坦桑尼亚南部基马孔德语中的一个词,意思是“变得扭曲”。该词描述患有严重关节痛的感染者弯腰的样子。
基孔肯雅病毒首先于1952年在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被发现,随后在非洲和亚洲其他国家发现(1)。1967年在泰国以及1970年代在印度首次记录了城市中的疾病暴发(2)。自2004年以来,基孔肯雅病毒的暴发变得更加频繁和广泛,部分原因是病毒适应使病毒更容易通过白纹伊蚊传播,也因为基孔肯雅病毒已进入不具免疫力的人群。现在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110多个国家已发现基孔肯雅病毒。在高比例人口被感染后免疫的岛屿上,传播已被阻断若干年;但是,在大部分人口尚未被感染的国家,传播往往持续存在。
所有存在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种群的区域现在都经历过本地蚊媒传播。
基孔肯雅病毒由蚊子传播,最常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它们也可以传播登革热和寨卡病毒。这些蚊子主要在白天叮咬,埃及伊蚊在室内和室外都会进食。它们在装有死水的容器中产卵。这两个物种都在室外进食,其中埃及伊蚊也在室内进食。
当未受感染的蚊子叮咬血液中存在基孔肯雅病毒的人时,蚊子可以摄入病毒。然后,病毒在蚊子体内复制几天,进入其唾液腺,在蚊子叮咬人时传播到新的人类宿主体内。病毒再次开始在这个新感染者体内复制,并在其血液中达到高浓度,此时病毒可以进一步感染其他蚊子,并延续传播循环。
在有症状的患者中,基孔肯雅病毒病通常在患者被受感染蚊子叮咬后4-8天(范围为2-12天)发作。其特征是突然发热,经常伴有严重关节痛。关节痛通常使人虚弱,一般会持续几天,但也可能持续很长时间,比如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其他症状包括关节肿胀、肌肉疼痛、头痛、恶心、疲劳和皮疹。由于这些症状与登革热和寨卡病毒感染等其他感染的症状类似,病例可能被误诊。在没有明显关节痛的情况下,受感染个体的症状通常很轻微,感染可能不会被识别。
大多数患者从感染中完全康复;但偶尔也有关于基孔肯雅病毒感染的眼部、心脏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报道。年龄范围极端的患者患重症的风险更高,包括在分娩期间因母亲受感染或在出生后几周内被受感染蚊子叮咬的新生儿和有基础病的老年人。重症患者需要住院治疗,因为有器官损伤和死亡的风险。
现有证据表明,患者康复后很可能对未来的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免疫。
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检测方法,可以在患病第一周采集的血液样本中直接检测出基孔肯雅病毒。
其他检测方法可以检测个人对基孔肯雅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这些测试通常在感染第一周后用于检测病毒抗体。抗体水平通常在疾病发作后的第一周可检出,大约2个月内仍可检出。
临床治疗包括用退烧药和最佳镇痛药治疗发热和关节痛,大量饮水和多休息。对于基孔肯雅感染没有特异性抗病毒药物。
在排除登革热感染之前,建议使用扑热息痛或对乙酰氨基酚来缓解疼痛和退烧,因为非类固醇抗炎药会增加出血风险。
目前有两种基孔肯雅疫苗已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和/或已被推荐用于几个国家的高危人群,但尚未广泛提供或广泛使用。世卫组织和外部专家顾问正在全球基孔肯雅热流行病学背景下审查疫苗试验和上市后数据,以提供可能的使用建议。
避免蚊虫叮咬是防止基孔肯雅病毒感染的最佳保护措施。怀疑感染基孔肯雅病毒的患者应在患病第一周避免被蚊子叮咬,以防进一步传播给蚊子,并进而通过蚊子感染其他人。
减少基孔肯雅病毒传播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控制蚊子媒介和减少蚊子滋生地。这需要动员社区,社区通过每周清空和清洁盛水容器、处理废物和支持当地的蚊虫控制规划,在减少蚊虫滋生地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疫情期间,可喷洒杀虫剂以杀死飞行的成年蚊子,杀虫剂应用于蚊子降落的容器内部和周围的表面,并用于处理容器中的水以杀死未成熟的幼虫。这也可以由卫生主管部门作为控制蚊子数量的紧急措施来实施。
建议居住在或访问基孔肯雅病毒传播地区的人穿着尽量减少皮肤暴露的衣服,防止白天叮咬。应该用纱窗和纱门来防止蚊子进入室内。驱虫剂可以严格按照产品标签的说明涂在暴露的皮肤上或衣服上。驱虫剂应该含有避蚊胺,IR3535或埃卡瑞丁。
白天睡觉的人,如小孩、病人或老人,应使用药浸蚊帐来预防蚊虫日间叮咬。
世卫组织支持各国通过实施全球虫媒病毒倡议来监测和控制虫媒病毒。
世卫组织通过下列方式应对基孔肯雅热:
世卫组织鼓励各国发展和保持发现和确认病例、管理患者和实施社会宣传策略的能力,以减少蚊虫病媒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