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在国务院总理李强和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等东盟国家领导人共同见证下,中国与东盟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签署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水平再次升级。

图片来源:东盟秘书处
中国商务部国际司负责人解读说,议定书的签署充分体现了中国与东盟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共同承诺,将为区域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更多信心和动力,对各国共同抵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携手应对国际经贸挑战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美国彭博社称,中国东盟升级版议定书涵盖了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9个新领域,“这对北京而言,代表着一项潜在的战略胜利”。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引述专家评论称,中国和东盟可借此实现双赢。在当天随后举行的第28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李强表示,中国同东盟国家应当更加坚定地团结自强,凝聚更大合力,排除外部干扰,在相互倚重、协调行动中捍卫自身正当权益,在互通有无、深化合作中促进经济稳健增长。
“双方可实现双赢”
28日是本届东盟峰会的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当天上午,在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共同见证下,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和工业部部长扎夫鲁分别代表中方和东盟方,在吉隆坡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
中国—东盟自贸区对于双方都是对外商谈和建立的第一个自贸区。2002年,中国与东盟开启自贸区建设进程,2010年自贸区1.0版全面建成,2015年完成2.0版升级。3.0版建设于2022年11月正式启动,2025年5月全面完成谈判。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不断深化,中国已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方贸易额达9823亿美元,比2002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之初增长了17倍。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促进双边贸易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称,自 2010 年生效以来,自贸区显著扩大了东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额。中国商务部表示,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旨在进一步扩大这一规模。
据介绍,相较于早期聚焦削减关税与扩大市场准入的互利合作,3.0版升级议定书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制度化的新阶段,不仅涵盖传统贸易投资领域,还包含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标准和技术法规与合格评定程序、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竞争和消费者保护、中小微企业、经济技术合作等9个新增章节。议定书签署后,双方将分别履行各自国内核准程序,推动议定书尽早生效实施。
关于议定书主要内容,商务部国际司负责人28日的解读披露了一些细节:双方承诺不将环境标准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变相手段,努力消除环境产品和服务相关贸易壁垒;双方首次明确在制定自身标准时可考虑参考对方标准,鼓励承认彼此合格评定结果,联合制定合格评定程序,并优先推进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等领域标准合作。彭博社的报道称,该协议承诺降低贸易壁垒,促进绿色经济,这可能有助于北京方面促进出口。
美联社28日称,中国—东盟自贸区覆盖超过20亿人口的市场。报道引述东南亚问题专家布里奇特·威尔士的话说,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对双方都有利,特别在供应链和可持续性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这也反映出当今全球的一个现实状况:随着各国重构与美国的关系,除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正在合作强化彼此之间的贸易关系”。
半岛电视台援引专家评论称,升级与东盟的自贸区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对东盟也是一个重要的机会窗口,双方可实现双赢。今年前9个月,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达到7767亿美元,同比上涨9.6%。评论认为,中国东盟双边贸易的繁荣发展既反映出双方制造业供应链的一体化趋势,也说明东南亚消费者购买的中国商品不断增加。
马来西亚总理:是一个“关键里程碑”
各方高度评价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和双边关系。
安瓦尔此前表示,东盟与中国签署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是一个关键里程碑,将开启东盟与中国战略伙伴关系的新篇章,并增强该地区的集体经济韧性,标志着区域伙伴关系进入新阶段。在28日举行的第28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与会东盟国家领导人表示,东盟中国关系已成为区域合作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典范,愿推动东盟中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向更高水平。
菲律宾ABS-CBN新闻网称,东盟—中国自贸区升级有望带来新机遇,增强该地区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的能力。菲外交部表示,3.0版升级议定书为该地区未来重要领域开展合作开辟了新的机会。
中国马来西亚商会会长罗维坚28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的签署意义重大。首先,它为双方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和产业链互联互通等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指引。其次,它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了新动力,使企业能够专心发展相关业务,不受其他干扰。此外,议定书在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和促进区域经济稳定增长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28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3.0版升级议定书区别于以往,其核心亮点在于从过去的“互降关税”模式转变为如今的“共建规则”。尤其在新兴领域,积极促进投资和贸易的便利化与自由化,无疑为双方开辟了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双方数字经济等领域的企业将受益显著。同时,在绿色经济领域,如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等相关产业的企业,也将迎来巨大的发展契机。
许利平表示,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堪称整个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及富有内涵的合作伙伴关系之一,3.0版升级议定书的签署,进一步彰显了这一伙伴关系的无限潜力。
“利好会溢出至其他区域机制”
“外交学者”的文章认为,尽管中国东盟升级自贸区的谈判早于美国发动关税战之前,但在美方行动之后,双方的谈判变得更加重要。自今年4月美方宣布对多国加征所谓“对等关税”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将自己定位为自由开放国际贸易的捍卫者,并在此基础上拓展贸易和投资关系。“北京的这一信息在东南亚地区受到了热烈欢迎。”“被美国关税打击的共同经历,促使中国、东盟及其他国家加强贸易关系,以防范美国的不可预测性。”
欧洲《现代外交》网站28日发文说,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是“面向数字和绿色时代的自贸协议”,在全球保护主义抬头和供应链重组之际,这份升级版自贸协议加强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对中国而言,升级版协议有助于其进一步提升影响力,为其绿色科技和数字产业开拓市场。对东盟而言,协议有助于其进一步吸引投资,改进数字基础设施,更好地拓展中国市场。
上述媒体认为,中国东盟升级自贸区的利好也会溢出至其他区域机制,给《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机制带来积极影响。该议定书的实施细节有望在今后几个月内最终细化,各成员国有望在2026年批准该议定书。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周士新28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已超越传统货物贸易与基础投资贸易,进入以高精尖技术为引领、推动产业深度融合的新阶段。3.0版升级议定书的签署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入新阶段,朝向更高生产力水平迈进。未来中国—东盟合作将以高质量为导向,稳步推进命运共同体建设。【环球时报赴马来西亚特派记者 曹师韵 环球时报记者 李萌 褚大业 刘洋 甄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