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作者走进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区(简称平桂区)藕莲天下水生蔬菜产业核心示范区的羊头镇垒石村连片双季莲藕种植基地,看到藕农们顺着莲梗,抓住泥下的莲藕,用高压水枪冲刷根部的淤泥,再拉着莲藕的茎秆往上一提,一根根莲藕便从泥中抽出。
“垒石村种有双季莲藕3900亩,目前首季莲藕亩产预计在1800公斤左右,订单价6元每公斤;品种以鄂莲5号、鄂莲6号为主,其特点是生长较快,产量高,莲藕肉质细嫩、口感鲜美。”藕农杨海一边忙着采挖莲藕,一边对作者如是说。
近年来,平桂区围绕自治区实施现代化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工作,全面启动创建平桂区藕莲天下水生蔬菜产业核心示范区。据了解,该示范区种植莲藕面积15900亩,其中核心区3900亩、拓展区5000亩、辐射区7000亩,年产莲藕 58000吨,年产值3 亿余元。
“示范区与湖北水生蔬菜研究所、广西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引进瑞羊、润荷、丽卓等企业投资建设,推广土工膜技术、双季栽培、土壤改良、新品种推广、藕+鱼立体种养等创新技术。”广西丽卓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丘启送说,丘启送还表示莲藕产品远销广州、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示范区每日莲藕出货量在7500公斤左右。
在创新推广技术方面,示范区创新推广双季莲藕栽培技术,双季藕平均亩产3600公斤,比单季藕增产1500公斤、亩产值增加0.9万元;创新推广土工膜藕池栽培技术,通过技术创新进行土质改良,达到节水节肥、机械耕作、高效管理的目标,该项技术创新比采用传统方法节约肥水25%以上,莲藕采挖效率比人工提高10倍以上,上市时间提早10天以上;创新推广藕鱼共生立体种养技术,该技术利用藕田套养小龙虾、泥鳅等水产品,每亩藕田可增收3000-5000元。
此外,该示范区还进行装备创新。在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全面完善基地内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和绿色防控设施的基础上,投入600多万元购置装备设施,配备莲藕专用采挖机、莲藕自动采洗机、大型耕作机械、泥沙分离机及防控无人机、运输车辆等一批生产设备,全程实现病虫害统防统治和莲藕机械化采收。示范区病虫害统防统治达100%和机械化采收率90%以上、农产品初加工率90%以上。
该示范区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聘用流转土地农户到基地务工,或以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并保价回收产品的方式,发展农户或合作社种植双季藕,形成三赢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当地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依托现有万亩莲藕种植基础,我们将坚持做优一产、接‘二’连‘三’,打造以莲藕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为基础,集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特色产业,真正实现莲藕产业高质量发展。”平桂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祖彪说。(陶胜平 陈紫薇)
图为藕农在采挖莲藕
图为藕农在初洗刚采挖的莲藕
图为藕农喜笑颜开
图为藕农在安装挖藕设备
图为羊头镇垒石村连片双季莲藕种植基地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