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头条电(记者 柬言)总部设在中国香港的共享基金会,自2018年成立6年来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执行了多个国际项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帮助中国讲好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作出了积极贡献。
共享基金会于11月19日在香港举办成立六周年庆祝酒会,由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基金会主席梁振英与中国外交部驻港公署特派员崔建春主礼。
梁振英在庆祝酒会致辞中表示,共享基金会6年来所完成的工作,是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人道主义效果十分良好。
梁振英说,六年间,基金会在理事会、捐款人、合作伙伴、员工及各年龄层义工和实习生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执行了多个国际项目。 在老挝、柬埔寨、吉布提、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等国家和地区,基金会帮助当地完成了超过16,600例免费白内障复明手术。成功消除柬埔寨波罗勉省的积压案例。与此同时,在东帝汶和洪都拉斯等地,基金会开展了登革热防控项目,并在中老铁路及柬埔寨金港公路等大型基建项目中提供了防疫等人道主义支持。
饮用水的品质也是人民健康的关键因素。梁振英说,过去几个月以来,基金会在东帝汶开展“直接饮用水项目”,为东帝汶所有医院、所有教堂和部分学校捐赠和安装了100部饮水机。
在做事的同时,共享基金会也大力培育参与者的人道主义情怀,并致力于在人与人之间广泛传递。梁振英表示,基金会的义务工作者都是有钱请不起的人,他们当中也包括在受援国当地的华人华侨。 基金会还组织了青年学生实习计划,希望青年学生们在学做事之前学做人,希望医学生在学习医术的同时,学习做医生的情怀。
一张特别的照片让梁振英留下了深刻影响,这是发生在老挝的移动眼科手术车上的小故事。病人是一位老太太,已经准备好做白内障手术,躺在床上,忽然之间坐起向旁边香港大学的女医科学生说: “我还是心里忐忑不安,你可否搂我一下?”一位老挝老太太和一位香港大学的医科学生两人搂在一起,旁边的广西自治区医生眼明手快,拍了这张照片。
梁振英说,这张照片胜过千言万语,生动的说明民心相通的真谛。有了这个经历,这位女同学日后当了医生,一生未来的行医情怀会有所不同。
在当天的庆祝酒会上,共享基金会还邀请了来自不同大学及中学的学生们,作为首届“共享基金会青年大使”参与庆祝酒会,未来他们将参与一系列人道援助训练及活动。 基金会还计划与部分学校合作开设“共享同学会”,推广“共享”精神。
(图片来源:共享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