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作为制糖的主要原料,长久以来一直是广西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来宾市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推动甘蔗产业向纵深发展,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布局。通过引入现代科技,提升甘蔗种植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大幅提高了产量和效率。175万亩的甘蔗种植面积,年产糖量达到110万吨,产值高达140亿元(人民币,下同),糖产量分别占广西、中国糖产量的六分之一和十分之一。
2023年12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到来宾视察,寄语广西要将这一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为千家万户送去甜蜜。来宾市糖业踏上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新征程,全面推动从糖料蔗种植到车间生产的全链条转型升级,实现了蔗农增收、糖企增效、供给安全的良好局面,成为了全国蔗糖全产业链转型升级的引领者。
来宾兴宾区凤凰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覃飞翔 摄)
深化“藏糖于技”战略 夯实甘蔗产业规模化与高质量发展
在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翠绿的甘蔗林立如海,随风摇曳,散发出清新香气。这片希望的田野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模式,结束了以往零散、粗放的种植历史。
近年来,来宾市推动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双高”基地内超过50亩的糖料蔗种植面积已达48万亩以上,万亩连片基地达到22个。完善的水利设施和四通八达的道路为机械化作业提供了坚实保障。甘蔗种植全程机械化,北斗导航拖拉机、植保无人机等现代农具的使用,大幅提升了种植效率。凤凰镇福库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余才库表示,他种植的1000多亩甘蔗去年平均亩产量达到了7吨,收入显著增加。
蔗地宜机化改造和分步式机收的推行,使得甘蔗种植成本大幅下降,生产效率显著提升。据统计,来宾市参与甘蔗机收作业的甘蔗联合收割机有300多台套,分步式机收除杂站70多个,具备每天机收糖料蔗1.5万吨以上的能力。
此外,来宾市还积极开展蔗田“引水攻坚战”,推进糖料蔗滴灌、水肥一体化达40万亩,亩增收超过1200元。蔗农莫从虚感慨道:“现在实施水肥一体化,靠科技增收,甘蔗长势好,我家今年扩种了22亩甘蔗,生活越来越甜蜜啦。”
在整齐划一的蔗田里,桂糖42、桂糖44、桂糖49以及桂柳05136等多个新品种如同绿色的长矛,直指蓝天。来宾市全面实施品种良种化,建成了一、二、三级糖料蔗良繁基地共2.2万亩,基本实现糖料蔗良种全覆盖。
来宾市农科院果蔬所所长、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来宾综合试验站站长杨祖丽信心满满地说:“对于甘蔗育种,目前农科院的试验基地里已经有八十多种材料,有一些好的材料已经进入了鉴定谱。三到五年后,这些新品种将为来宾市的甘蔗产业作出巨大贡献。”
坚持“科技强糖”推动糖业发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走进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甘蔗的甜蜜气息迎面而来,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这里,制糖工艺正经历深刻变革,先进的压榨设备、自动化澄清、蒸发、结晶工序在精密仪器和智能控制系统的指挥下有序运行。
来宾东糖集团工作人员正在利用智能控制系统指挥制糖(王淳祺 摄)
广西东糖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广西来宾东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林伟民表示:“今年,我们针对榨季生产的薄弱环节进行了技术改造。凤凰公司新增了一套液压翻板卸蔗系统和一套丙糖自动连续煮糖自动助晶系统,还对制炼车间甲糖煮糖自动系统、锅炉、汽机DCS控制系统、中和快速沉降器等进行了全面升级。”
科技创新是推动凤凰糖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罗斌透露:“2024/2025年榨季,凤凰公司预计榨制甘蔗95万吨,产糖约13万吨。”他还表示,公司将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引进国际领先的制糖技术,不断提升产糖率。
近年来,来宾市积极推进蔗糖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动传统制糖向数字化转型。目前,东糖、湘桂、广糖、广农糖集团等8家核心糖厂已率先应用全流程智能化生产和控制系统,实现了可视化、精细化、标准化生产流程控制,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此外,来宾市糖业产品种类日益丰富,除了传统的白砂糖外,还延伸出了冰糖、红糖、低聚糖等多种高附加值产品。在广西来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来宾优质白砂糖作为原料,经过自动化生产线的一系列工序后,变成晶莹剔透的冰糖和系列功能糖。“我们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市场的认可度非常好。今年的产量能达到1.2万吨,产值会突破一个亿,对比同期提高了10%。”广西来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厂长杨利忠说道。
来宾市的糖业通过持续创新和升级,展现出了新的活力。无论是在榨季生产中的技术改进,还是引进国际先进的制糖技术,每一步都显得坚定有力。高品质的糖产品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为来宾市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这些甜蜜的产品像纽带一样,连接着千家万户,传递着幸福与喜悦。
坚持“以链兴糖”实现甘蔗产业链现代化的转型升级
来宾市糖业在提升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同时,也致力于产业链的延伸和资源的循环利用。蔗渣被加工成环保餐具、纸张、板材等走进千家万户;糖蜜成为生产酒精、酵母、有机酸等产品的优质原料;滤泥经过堆肥还田,为土壤增添肥力;蔗叶则通过青贮、氨化等处理方式变成牲畜喜爱的饲料。
在市工业园区内,甘蔗渣经过制浆车间的加工转化为纸浆,随后通过热压成型及修边工艺,制成了环保的一次性餐具。目前,这些一次性环保餐具的客户包括宜家、必胜客、星巴克、肯德基、蜜雪冰城、喜茶、世纪联华等知名品牌,产品持续供应至全球各地用户手中。
此外,一直困扰糖厂的废糖蜜处理问题在广西丹宝利酵母有限公司也得到了有效解决。在该公司里,糖蜜作为生产原料的营养物质来培育酵母产品。“酵母产品可以广泛的运用在食品行业,比如用于烘焙。”乐斯福广西来宾工厂厂长闫克胜介绍道,得益于来宾甘蔗的丰收,原料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今年以来,该公司产销两旺,有望能达到13个亿的产值目标,同时出口产品也在向年出口3个亿的目标迈进。
近年来,来宾市紧紧围绕“一根甘蔗吃干榨尽”进行建链延链强链补链,打造蔗渣、糖蜜、滤泥、蔗叶循环利用产业链,将一根甘蔗“吃干榨尽”,实现蔗糖全产业链“从头甜到尾”。
目前,来宾市已引进17家自然降解环保餐具、包装纸等生产企业,建成全国利用蔗渣生产环保餐具的最大基地,实现了蔗渣循环利用率100%。此外,还引进了全球酵母生产行业的龙头企业,以糖蜜为原料生产高活性酵母及其抽提物,糖蜜循环利用率同样达到了100%。真正实现将一根甘蔗“吃干榨尽”,实现蔗糖全产业链“从头甜到尾”。
此外,来宾市还坚持以肥治废,以肥治地,每年有35万吨滤泥腐熟用于还田和肥料加工,促进耕地质量提升30万亩以上,助农降本增收1.5亿元。建立蔗叶“划片收储、集中转运、规模利用”收储运销体系,全面推广蔗叶饲料化、燃料化、肥料化利用,2023/2024榨季全市蔗叶综合利用率达84.72%。这种循环经济模式让来宾糖业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宽。(王淳祺 韦鑫)